-
清朝皇帝每天五点起床一天工作16个小时全年无休
清朝入关之前,以及入关之初,由于战争频繁,不太可能对皇帝的日常言行进行详细的记载。到了康熙时期,政权基本稳定,康熙皇帝很重视御门听政,每天都在乾清门听取各部院大臣奏事或与内阁大臣商决朝政。君臣之间的问答、讨论,均被记注官进行记载。自康熙皇帝以后,到宣统皇帝为止,在长达239年时间里,清朝一共留下12000多册起居注册。 一般来说,清朝皇帝在早上5点钟起床。梳洗完毕,穿戴整后...
-
清朝的皇帝为什么大都死于冬天是什么
除了年龄原因外,同当时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不无关系:分别只活了24岁和19岁的顺治帝和同治帝,都死于传染性极强、在当时又很难防治的烈性传染病天花,而冬天又是天花最肆虐的季节;光绪帝患的是结核综合病,这在链霉素没有发明前的清代,也几乎是难以治愈的绝证。他死在冬季的原因,是因为结核病再合并冬季易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,遇到严寒天气,使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一击。从以上清帝死亡原因可以看出...
-
揭秘大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什么非要如此抠门
道光皇帝,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。平庸守旧的他无法和祖上的康熙、乾隆皇帝相提并论。1842年,在西方列强的鸦片战争后,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南京条约》。道光皇帝没有任何向强国学习的举措,或者是改革大清王朝的方针,反正就只有姑息苟安、得过且过。 每个人都想梳个光光头,道光皇帝也不另外,他也想做个有能耐的好皇帝,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:自己想要开展全民禁烟运动,结果却导致了鸦片战争...
-
为何清朝皇帝都爱戴扳指扳指有何意义
玉韘最早出现在商代,到了春秋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。几千年来,扳指曾出现过很多种样式,最多的,当数坡形扳指与桶形扳指。其中,坡形扳指出现的时间较早,早期还有弦槽,后来被取消。我国古代的坡形扳指一直延续使用到了明代。到了清朝则主要流行桶形扳指。传统的汉族扳指与满族、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:汉族扳指从侧面看呈梯形,而蒙古族、满族的扳指一般为圆柱体。 自古以来,女真族便被称为是“马背上的民族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