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唐肃宗唐朝第七位皇帝
唐肃宗简介唐肃宗李亨(711年2月21日-762年5月16日),初名李嗣升,又名李浚、李玙、李绍,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,母为元献皇后杨氏,唐朝第七位皇帝,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,至德元载(756年)至宝应元年(762年)在位。 李亨初封为陕王,开元十五年(727年),徙封忠王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被立为太子。安史之乱起,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,领朔方、河东、平卢节度使...
-
唐敬宗唐朝最短命的皇帝之一
唐敬宗简介唐敬宗李湛(809年-826年),唐朝皇帝。唐穆宗长子。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(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),824年—826年在位,在位3年,得年18岁。元和四年六月七日,生于东内(大明宫)之别殿,为皇孙,父亲唐穆宗时为遂王。母王氏是他的妾室。元和十五年,祖父唐宪宗逝世,父亲继位,是为唐穆宗。长庆元年(821年)三月,封景王。二年十二月,立为皇太子。四年正月壬申,父亲穆宗逝世。癸酉...
-
唐顺宗唐朝最憋屈的皇帝登基仅三月就退位
众所周知,“安史之乱”的爆发,将唐朝历史划为两半,前半部分清明、国泰民安,后半部分藩镇割据、民不聊生。在中晚唐时期,藩镇割据成为唐朝最大的顽疾,各个藩镇与中央朝廷貌合神离,强则附之,虚则弃之。藩镇与朝廷矛盾激化最为严重的时期,则是唐德宗、顺宗、宪宗三朝。不过翻阅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等相关史料却会发现,关于唐德宗与唐宪宗的记载多如牛毛,然而对于唐顺宗李诵,史载则寥寥可数。 按照官方说法...
-
唐朝皇帝唐昭宗被宦官幽禁 熔铁浇锁挖狗洞送饭
千古悲怆:大唐王朝在这里终结在唐昭宗后期,面对朱全忠日益强大的势力,李克用、李茂贞等藩镇联合起来与之对抗,双方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。在宫廷内,唐昭宗希望能够诛尽宦官。枢密使宦官韩全诲,早有防备,他拉拢李茂贞,挟持唐昭宗逃往李茂贞所在的凤翔。朱全忠见状,也率领大军西进,企图夺回唐昭宗。朱军包围了凤翔,李茂贞困守其中。凤翔完全与外界隔绝了一年多,粮食及各种物资越来越缺乏,大雪天寒,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...
-
唐朝皇帝不信一手提拔的宰相也不信同床共枕的妃子却相信太监
不仅是高力士,李隆基推重宫闱局,宦官稍称旨意者,即授正三品将军,门列肾戟仪仗,故杨思勖、黎敬仁、林招隐、尹凤祥等人,位尊宠专与高力士相同。可见李隆基对太监的信任程度之深。 首先,李隆基的登基是在武则天时代之后不久,那么武则天霸占了李氏江山的行为必定给了李隆基一个警示,也因此,在武则天之后的唐朝皇帝必定对皇后有所戒备,不敢轻易信之。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。那么,就不难知道为何李隆基十分信任高力士了...
-
唐朝有个皇帝将五姐妹一起纳入后宫
中国历史上,将姐妹花纳入后宫的皇帝不在少数,然而能够像唐德宗李适那样,将五姐妹全都纳入后宫的帝王怕是只有他一个了。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,这位皇帝经历过安史之乱,当过兵马大元帅,也想过发愤在图强,中兴唐室,然而他没有当皇帝的资质。 网络配图 他虽然实施革新,但由于措施不力,用人不当,所以在他执政期间,大小叛乱此起彼伏。在这种情况下,唐德宗决定想实行文治,开展一场新文化运动,这是可以理解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