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唐朝皇帝明知宦官专权的危害 皇帝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自理

    朝臣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名正言顺,但朝臣不是自己人,皇帝很难对他们放下戒心;宗室就更不用说了,朝廷皇室兄弟阋墙,手足相残的事情屡见不鲜。只有宦官是最让皇帝放心的,因为宦官是个不完整的人,其集团的特殊性,注定了宦官只能是效忠皇帝。 宦官是不会削弱皇权的,皇权强则宦官强,宦官们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因此,不管唐朝宦官专权如何严重,皇帝照样对宦官宠信不衰。而朝臣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唐朝的诗人和皇帝都有恋汉情结 造成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是什么

    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,边塞诗人王昌龄在他的诗歌中致敬了相距四百年的大汉王朝。而事实上,无论是唐朝的诗人还是唐朝的皇帝,都普遍有着强烈的“汉朝情结”。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化用了刘邦的《大风歌》,写出了“共乐还乡宴,欢比大风诗”的句子。而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人更是写下了无数首诗歌描绘汉朝,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与汉唐两朝几近相似的际遇是分不开的,它们同为强国又有着同病相怜的际遇。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唐朝悲剧小皇帝李湛 被假宦官戴绿帽子丢性命

    小皇帝如何被假宦官戴绿帽子杀害 在唐敬宗李湛还是景王的时候,就和父亲唐穆宗李恒一样,专心致志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吃喝玩乐中去了。长庆二年(公元822年)十一月,唐穆宗因为打马球中风后,在中书省、门下省、翰林院等几个部门强烈要求下,唐穆宗终于要立太子了。他在几个儿子中挑选了一番,最后,选择了跟自己一样酷爱游乐的大儿子李湛为太子,并命其监国。 网络配图 刘克明是大宦官刘光的养子,年龄和李湛相仿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是什么样的人

    父亲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,称陇西郡公。他从小受到父亲李虎的良好教育和影响,一边学文,一边习武,练就一个好身板,练出一手好武艺。擅长使用长枪,舞起来好似蛟龙出水,神出鬼没,几十个人也难以近身;敢拉硬弓,百步穿钱,百发百中。十三、四岁就骑上骏马,随父亲南征北战,拼命杀敌,建有许多战功。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,在战斗中几次保护父亲,李虎很喜爱这个儿子。 北周建立后,宇文觉坐了皇位,他和李昞成了连襟亲家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唐朝太监敢杀皇帝 为什么明朝太监权利那么大就是不敢杀皇帝呢

    说到太监,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们是一群不完整的男人。其实在东汉之前,他们还是有男人能力的,只是在东汉之后才一律废了的。太监这个职位是很扭曲心理的一个职位,为什么说扭曲心理了。因为他们不仅要承受别人的白眼,若是不能爬到皇帝身边去,那他们一辈子也是完了。而那些已经爬到了皇帝身边的人,便就能仗势欺人了。 从一些史料我们也能看出,很多宦官只要爬到了皇帝身边,他们便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唐朝后期是怎样的唐朝皇帝为何如此迷恋仙丹

    疯狂的时代 一个疯狂的时代,彻底展开…… 除此之外,对于这位二十六岁的青年而言,他根本就不知道父亲的死意味着什么,也根本不知道“皇帝”这个名称代表的意义。也许,在这位皇帝的眼中,“皇帝”这个词汇,只不过是一个名誉的“头衔”罢了;而这皇帝的宝座,只不过是给他提供更多娱乐的机会罢了。 至此,朝廷的这种姑息养奸政策引起了一场连锁反应,唐宪宗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再次土崩瓦解、分崩离析了。 这一天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唐宪宗李纯是什么结局唐朝救时皇帝服仙丹43岁送命

    唐宪宗李纯,778年3月17日出生在长安宫中。祖父是德宗李适,父亲顺宗李诵,母亲王氏曾是代宗李豫的才人,后成为李诵的良娣,李诵曾因太子妃萧氏之母郜国大长公主案差点被废,因而和萧氏离婚,没有儿女。李诵被立为太子的前一年,王良娣生下长子李纯。 805年正月26日,顺宗李诵撑着病体即位,因为搞革新触动了宦官和藩镇的利益,八月就宫,禅位给了皇太子李纯。 李纯登基后,遍读历朝实录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